2012年10月11日 星期四

陳景輝﹕當電台也成為一場保育運動


【明報專訊】昨日,香港數碼廣播電台(DBC)正式停播。去年3月發牌,到今年9月播,至今只一年零七個月。從電台的「埋班」到基建的搭成,一切得由零開始(包括數碼技術測試、數碼收音機和直播室)。這是經營不善嗎?很難說吧,給新生媒體一年零七個月怎能蓋棺論定?須知道,這不是個已搭建好的舊平台,而是剛起步的新媒體。且看電台陣容,可不是鬧玩,很多都是廣播史上的重要主持,如湯正川吳志森陳海琪顏聯武等。這些名字吐出之後,總讓人隨之想起他們的品牌節目,猶如親筆簽名。然而,這個新媒體卻在萌芽狀態中消失。創辦人鄭經翰多番提出遭政治打壓,股東們也沒按原先向政府的承諾注資(6年內6億),電台被迫停播。但政府呢?連最起碼的調查了解都沒有,就如同任由亞視「1天重播4次」一樣玩忽職守,任由電波資源遭浪費,遑論什麼言論自由了。

這次媒體的不正常死亡,叫我想起過去的保育運動。正如過去多次的「封咪」事件,那裏除了關乎抽象的言論自由問題之外,也隱隱然激發出身分認同的問題。很多市民會說,像大班和吳志森這類電台節目主持,代表「香港人的聲音」。言談之間,《風波裡的茶杯》或《自由風》(舊)就如同一家老字號,可以喚發出強烈的情感投入。其實,所謂電台節目,也是一種文化表達。像《風波裡的茶杯》一類烽煙節目,那種咄咄逼人的言談風格,並不是石頭爆出。最初的扣應(phone-in)根本燒不「烽煙」,主持人只四平八穩,做個交通警聽聽意見,節目像個留言信箱。但隨1990年代(八九後覺醒、97將至和急速民主化),民眾的焦慮和壓抑需要更進取和激烈的聲音來表現,這就成就了今天「被消失」的烽煙文化。因此,媒體烽煙重新刻劃了我們的公共文化,也改寫了人民和政府的契約關係,人民不再溫溫吞吞。如今電台終結,人們若有所失,被侵犯的許是這份收藏在公民史的認同感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